2013-08-09 14:41:43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 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三农” 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 村。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没有农村 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1.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新农村建设关键是通过城乡 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来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提高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
3.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 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发展始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 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 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 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潮流。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 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 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 道路。
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要大力做好以下诸多方面的工 作: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 性农业科研中心,加强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扶持,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 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执行落实最严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平衡;必须积极推进农 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推进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提高 农民收入水平。
三、促进农民持续増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农业仍处于艰难的 爬坡阶段,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 更有力的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当前开展“三农”工作的主题,为 此要: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推进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建设。
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建设和加速工业化进程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农养工”政策,通过工农业价格“剪 刀差”、税收、金融等渠道从农业过度抽取剩余,造成农业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严 重缺乏,在农业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及不断提高的人均对农产品的 需求,农业不得不采取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过度垦植、毁林开荒、大量抽取地下水,大量使用农药 化肥,造成地力衰竭、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等生态问题,大大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 展能力。
生态环境恶化,使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出现中等以上灾害的频率为 12. 5%,60年代为42. 9%,70年代为60%,80年代为70%,90年代为100%。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 面积的比例由50年代的16. 7%上升到90年代的32%。平均每年有0. 4亿公顷作物和2亿多人口受 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 000亿~2 000亿元以上,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9%,受灾农民的生活相 当困难。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改善农村的物质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耕地 质量和生态建设。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这种城乡分割的 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间的多种资源不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流动,妨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极不利于 生产力的发展。在教育、医疗、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各个方面,对城乡居民的政策存在很 大的不同,例如教育,同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城市中小学教育设施是由政府拨款建设,而农村中 小学教育设施则要乡村筹资来建设,导致城乡差距事实上不断扩大。目前这一状况尽管出现了调整 和改进,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 教育。中央已经决定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 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实施国家西部地区 “两基攻坚”工程(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髙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 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 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022年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产品推荐↓↓↓↓ | |||
2022省考 成绩查询 |
2022省考 面试礼包 |
2022省考 面试峰会 |
2022面试 分数线 |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