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1.或许,作为一个翻译,一个以在两种语言之间搬运信息为职业的人,最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而是发现大多数生活在单语体系中的人,看不见那条鸿沟的存在,看不见翻译者为了沟通所做的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挣扎。或许有的人从未意识到,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
作者意在通过这段文字强调( )。
A.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 B.不同语言有时无法一一对译
C.人们往往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 D.翻译工作很难得到人们认同
2.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中国在孩子的计算能力方面教育很成功,效果很明显
B.中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
C.中国应重视孩子在创造力、想象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D.中国孩子比较务实,重视智力开发,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
3.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 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
4.尽管大多数时候,人类学家以科学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类学家与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各种感受的交织,情感的触动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不过,不要紧,承认这种“沮丧、尴尬、疲倦和窘迫”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的维度。
作者对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看法是( )。
A.不可避免 B,情有可原 C.有利有弊 D.弊大于利
5.包明德谈到,孔子及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但并非惟一的元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源远流长,弘扬古代文化为的是同现代文明对接,并实现科学转化,中华文化中很多不同的思想同样有利于现代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文化姿态上不能独尊儒术。他还提出,弘扬孔子思想也须注意避免文化思想上的悖论。比如“五四”运动中的启蒙思想成果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先进因素,对此也应予以合情合理的阐释。
作者主张“在文化姿态上不能独尊儒术”,并非因为( )。
A.儒家思想与五四启蒙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B.儒家以外的古代思想流派也有合理成分
C.儒家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
D.儒家思想应该作科学的分析鉴别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翻译工作的无奈,即单语体系中的人无法理解翻译者在不同语言间沟通所作的挣扎。最后一句“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对这种无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即不同的语言有时是无法一一对译的。由“最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可排除A项;C项“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与D项“翻译工作很难得到人们认同”在文中无从体现,故排除。本题答案为B。
2.C【解析】文段通过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中国的孩子虽然计算能力很强,但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较弱,应该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本题答案为C。
3.B【解析】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
4.B【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了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事实,第二句是作者对这一事实的看法。由“不过不要紧”、“井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可知,作者对此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即认为这一事实是情有可原的。本题易误选C,但文段并未明确地提出“利弊”,故排除。本题答案为B。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