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备考 > 申论 > > 413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必背:流动人口教育问题范文

413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必背:流动人口教育问题范文系列

2013-04-12 17:49:18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要“一刀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即在城市由区财政负责,农村则由县、乡财政负担。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所共知的,这样的教育财政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城市的孩子多,农村的孩子少,发达地区的孩子多,落后地区的孩子少。由于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在人口不流动的情况下还可以基本维持平衡,但是一旦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由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
 
  这样一来“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就遇到了一个多难的多方面的困境:第一,没有地方愿意为流动人口的教育负责,因为这些孩子不属于这个“地方”;第二,即便是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愿意负责财政部门也不会答应,或者说无法答应,他们没有负担不起这笔资金。再退一步来说,即便是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愿意,当地原有居民的也会反对--这将稀释当地的教育资源。有人建议发放教育券:中央和地方政府按额度标准和分担比例在规定时间内将资金拨付到位,学生持券入学,学校将收取的教育券由财政部门统一从银行支取拨付到学校。这个办法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各个地方的发放的补贴标准不一样,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必然不愿意接收经济条件差地区的教育券;另一方面是学校有差别,好的学校各方面的支出都比较大,同时家长都愿意将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念书……
 
  这其中的问题相互纠结相互制约,这些问题使任何改革措施都面临举步维艰、动辄得咎的尴尬局面。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或许能够为走出这些困境带来一线希望:这个“一刀切”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一刀切”。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出身,无论地区,无论资质,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的权利。实质的平等固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在形式上,在制度上应该应该赋予所有的人平等权利。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打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划拨,有多少学生就划拨多少经费,这样学校和地方政府就不会再因为财政的问题相互推诿;另一方面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中学或重点班,均匀的分配教育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争夺“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情况。
 
  这样的“一刀切”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人会担心这种平面化的教育会使优秀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容易培养出精英,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是对义务教育的定位没有弄清楚,义务教育本身就是通识基础教育,对精英的培养可以留给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还有人担心这样会增加财政负担,我们有钱兴建大工程,有钱办大型活动,有钱吃喝为什么就省不下一点钱留给教育呢?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刀切”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它却是最不坏的办法,效率最高的办法。“一刀切”一直作为一个方法论上的贬义词被使用,尤其在中国这个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平衡的国家。但是很少人看到,恰恰是因为不平衡,所以才需要“一刀切”,也正是“一刀切”才很好的能维系了这个平衡。正是因为“一刀切”才打破了原有的不平衡,从而使整个系统恢复到新的平衡。
 
  为民工子弟学校正名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流动人口出现“家庭化”趋势。随之带来的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一批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靠着低廉的收费、简单的入学手续、地处农民工聚集地等优势,打工子弟学校日益增多。然而,校舍、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隐患,使其成为有关部门取缔的对象。
 
  一些地方政府一方面在取缔民工子弟学校,一方面又给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设立了一系列“门槛”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数量,如“入学资格考试”中语文、数学要达到90分以上,家长要出具“五证”--户口本、暂住证、务工证明、居住证明、户籍所在地无监护人的证明,以及成为潜规则的“赞助费”……。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所带来的后果是
 
  在经历多次“取缔风暴”之后,打工子弟学校的数量依然呈攀升趋势。有机构的调查结果和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取缔形成鲜明对照:有76%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喜欢打工子弟学校”。
 
  我们不应以恶意去猜测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政府取缔民工子弟学校的动机是为了学生。但是即便如此,但是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对于民工子弟学校我们不能只是纵向的比,还要横向的比。民工子弟学校或许比当地的很多公办学校在师资、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要差,但是和内地农村的很多学校在山洞里、在危房中上课比起来,民工子弟学校的很多条件恐怕都算是好的了。如果要取缔我们恐怕应该先取缔内地农村的一些公办学校。第二,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一点、乐观一点,应该更多的地看到民工子弟学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民工子弟学校或许教学质量各方面都存在问题,但是它能够让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能够为农民工子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便利,避免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这一点内地的学校再好也难以代替。同时民工子弟学校还为地方政府减轻了教育压力,据广州市教育局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共有43万多外来工子女在广州市各类中小学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其中近30万分布在各类民办学校,只有约1/3在公办学校就读。
 
  民工子弟学校在中国必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对于民工子弟学校动不动就采取取缔是一种不实事求是的做法,是野蛮粗暴的做法。我们的政府应该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必须清楚,民工子弟学校是国民教育一种重要补充,对于这些学校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服务而不是管理。 对于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应该在加强师资力量,完善硬件设施,放宽办学条件鼓励社会办学,加大经费扶持等方面给予帮助和照顾,政府应该在政策、经费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从取缔民工子弟学校说起
 
  随着流动人口的家庭化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社会上随即兴起了民工子弟学校。然而,校舍、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隐患,使其成为有关部门取缔的对象。对于政府取缔民工子弟学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很多人认为对于民工子弟学校政府的做法过于粗暴,很少很看到对取缔一些学校的取缔合理性。
 
  我们一定要清楚的地认识到一点:民工子弟学校本身就承担不起教育民工子弟的重任。民工子弟学校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民工恰恰是低收入者,如果收费太高,他们根本就读不起,收费太低,学校既没有政府的扶持,也没有社会的捐赠,剩下的就只有在教育成本上做文章了。硬件条件差一点都算了,让人觉得过分的是一些民工子弟学校竟然让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教小学一年级,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必然。我们的社会本来就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子弟学校身上。教育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教得好孩子会成才,教得不好就是误人子弟,还不如不要教。对于教育我们应该坚持一种原则:宁缺勿滥。
 
  对取缔一些不符合办学规范的学校的取缔可以为更多的学校兴起创造条件。我们必须搞清楚政府取缔的不是所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只是一些在师资、卫生等方面不合格的学校。对于一些办学条件达标的学校政府是支持的。同时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学校可以让那些条件好的学校的招到更多的学生,学生多了学校的经费就更加充足,有了经费学校就有条件进一步对办学条件进行完善。取缔对于一些办学条件不好的学校的取缔不是扼杀了民工子弟学校,而是维护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成长。
 
  取缔民工子弟学校的好处好在于它可以鞭策地方政府。流动人口的子女总是要接受教育的,对于流入地的政府来说这是对此不可能袖手旁观的。把民工子弟学校取缔了之后更多的家长就会想把孩子送入公办学校。当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有这种愿望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呼声,促使政府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正是物极必反,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取缔反而能起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虽然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还要看政府的态度和体制的完善,但是这毕竟为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创造了社会条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的。中国古人告诫我们“临危勿苟免”,与其让一些不合格的学校进行一些“苟且”的教育,不如拿出我们的勇气和信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流动人口的教育不能只盯着学校
 
  上海一个高考的考生把流动人口的子女称为“他们”,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和城市中的孩子同样生活在城市,有着同样的梦想。他们名正言顺的在政府全额拨款的公办学校享受教育,而他们则主要在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勉强生活;他们的父母大多工作稳定收入丰厚,而他们的父母则在工厂做最苦、最累的活。他们把他们称为他们,他们也把他们成为称为他们,他们与他们之间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彼此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没有交流,即便交流也很少有共同语言--他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出国、旅游、网游、明星,而他们的孩子总是说得少,想得多。
 
  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与他们之间有如此大的区别?除了直接的家庭出身和条件以外,我国的二元教育体制是造成他们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这种二元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的地区差异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在一些发达地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除了外语课程设置中还包括很多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课程在内地的学校几乎很少开设。也就说即便是把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他们要么会跟不上,要么会水土不服。这是为什么在调查一些民工的子女的时候竟然有76%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喜欢打工子弟学校”的原因。教育地区差异的背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采用的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体制,一些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自然没有钱投入到教育上,这样的差距就成了必然。第二,基础教育内部存在巨大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改制学校与非改制学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县镇所在学校与乡村学校、农村中心校与非中心校、寄宿学校与非寄宿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分等级教育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大家都想进入公立、重点学校等教学资源优良的学校,而公立、重点学校本身是有限的,大多采用了收取赞助费的方式,这样优良的教育资源成为了家庭条件好的专利,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种体制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会直接导致社会一开始就出现两极分化。按照这个模式的发展的结果就是:家庭条件差的小孩不仅会因为家庭条件差受不到很好的教育,在所占有的由国家财政投入所给予的社会教育资源的也低于家庭条件好的小孩,长此以往我们将看到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严重分裂的局面,一个分裂的社会是谈不上和谐的。
 
  温家宝同志有言: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孩子的家庭条件有优劣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改变必须接受的,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成长环境,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们享受到同样的阳光和温暖。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国考
备考策略
国考
问答百科
各部委
职位分析
万人
模考大赛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国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

招考信息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招考职位 面试公告 成绩查询 录用公示 官方通知 考试日程

报考指导

新手入门 公告解读 大纲解读 职位分析 报考数据分析 报名指导 职位职能介绍 历年考情 数据汇总 政策解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专业课辅导 名师指导 每日一练 方法技巧 经验分享

行测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申论

归纳概括 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 提出对策 文章写作 综合指导 申论热点

面试

面试指南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技巧攻略 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行测真题 申论真题 面试真题 行测模拟 申论模拟 面试模拟 公共基础知识 命中真题